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电针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针组及对照组各15例,前两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加用电刺激和电针治疗.3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结果:3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疗效更明显,电刺激组和电针组相比较,洼田......
作者:陆敏;孟玲;彭军 刊期: 2010- 02
-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7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的结果分为误吸组和无误吸组.对可能影响卒中后误吸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发生率为50.7%,36.1%的误吸患者为无症状性误吸.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史和卒中严重程度是卒中后误吸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
作者:孙伟平;阿依古丽·艾山;刘冉;孙葳;黄一宁 刊期: 2010- 02
-
Brunel平衡量表中文版的开发及信度研究
目的:开发Brunel平衡量表(BBA)的中文版本,探讨BBA的各种信度.方法:参考原版机构推荐的翻译程序和国内中文版开发的报道,把BBA翻译成中文.6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参与了本研究.评估人员甲、乙同时进行首次评估.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甲乙的BBA总分、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和行走功能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考察量表的测量者间信度;甲在首次评估24-48h内.对其中46例进行第二次评估,用Pear......
作者:肖灵君;廖丽贞;燕铁斌;陈少贞;窦祖林;罗子芮;庄晓东 刊期: 2010- 02
-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37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层后随机分为FES组(n=19)和对照组(n=18).2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不给任何电刺激,FES组给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一组电极放在患侧前臂背侧远端1/3与1/2处,一组电极放在三角肌中部与冈上肌中部;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300μs,通电,断电比5s/5s,波升/波降1s/1s,强度0-90......
作者:林子玲;陈玲;燕铁斌;黄裕桂 刊期: 2010- 02
-
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自理能力的相关性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以助于确定脑卒中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制定康复方案.本研究观察Berg平衡功能评定表(BB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FM-B)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上的实用价值.并探讨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8例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3周的康复治疗,于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BS、FM-B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
作者:谢财忠;刘新峰;唐军凯 刊期: 2010- 02
-
不同干预方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康复训练、针刺+康复训练对成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并给予针刺、康复训练、针刺+康复训练干预,在缺血损伤后第4、7、14和21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应用Brdu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损伤后大鼠NSCs增殖情况.结果:康复训练组、针刺组、针刺+康复训练组在术后第4......
作者:陶静;薛偕华;陈立典;杨珊莉 刊期: 2010- 02
-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用于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治疗脊髓损伤的细胞源.方法:采集新鲜人脐带血和脐带,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MSCs.将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单个核细胞移植组、MSCs移植组和低糖必需培养基(L-DMEM)培养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移植后1-4周细胞在脊髓内的存活情况和迁移情况,使用BBB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脊髓功能恢复......
作者:窦慧慧;于丽;郭文君 刊期: 2010- 02
-
连续多次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特征重复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
目的:动态观察经颅磁刺激仪产生的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两种特征的重复超低频磁场的连续多次经颅刺激对正常大鼠的脑内GABA、DA以及其他递质功率的影响,找出大鼠所能耐受的长治疗时间,为此项技术应用于治疗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GABA特征磁刺激组和DA特征磁刺激组,分别给予连续6次的GABA特征磁刺激和DA特征磁刺激.各组大鼠于磁刺激前、每次刺激后进行脑涨落图(EFG)......
作者:徐建兰;徐晓雪;蔡青;鲁强;张进禄 刊期: 2010- 02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刻乳酸和磷酸肌酸/肌酸的波谱变化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刻乳酸(Lac)和磷酸肌酸,肌酸(PCr/Cr)的波谱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16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单纯梗死组,每组8只.采用1H质子波谱分析,各组均作磁共振波谱(MRS)的连续观测,观察Lac和PCr/Cr波峰的改变,以积分面积表示峰域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
作者:闻万顺;廖维靖;叶祥明;杨万同;毕博;魏妮;张国栋;江城 刊期: 2010- 02
-
丰富环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梗死灶周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颅电凝法制作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术后第24小时随机分为丰富环境(EE)组和标准环境(SE)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及Flk-1的表达.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缺血区神经元变性、坏死,Flt-1和Flk-1在缺血周边区表达明显增加,经丰富环境干预后,血管内......
作者:马向阳;牟兆新;陈俊荣;穆剑玲;张小津;崔茂香;黄冬冬 刊期: 2010- 02
动态资讯
- 1 基于语义记忆策略的言语治疗模式
- 2 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
- 3 A型肉毒毒素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4 Mulligan手法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 5 肌电控制康复机器人协助的脑卒中患者肘关节康复训练的多参数评价
- 6 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 7 高压氧用于治疗四肢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 8 步态分析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
- 9 一种新型弹性测试仪用于健康人群斜方肌弹性评估的信度研究
- 10 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
- 11 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指南的构建
- 12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 13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时空及关节运动学参数分析
- 14 有氧运动训练对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后侧枝循环生成的初步研究
- 15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 16 黄芪血清药理对HDF细胞p16mRNA表达及端粒长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自闭症谱系障碍成因的菌肠脑轴模型研究新进展
- 18 A型肉毒毒素抑制大鼠离体食管下括约肌收缩的实验研究
-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 20 超短波疗法对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自身修复的组织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