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左外侧裂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图命名及听理解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查恢复期失语症患者左外侧裂后部(PPR)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图命名及听理解的作用.方法:采用成组前后对照实验设计,治疗分为A、B期.A期为4周语言治疗,B期为4周tDCS治疗与语言治疗.tDCS刺激电极阳极位于左侧外侧裂后部周围区,阴极位于右肩.刺激强度1.1mA,每次20min.7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在每个治疗期前后进行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结果:7例患者经4周A期......
作者:汪洁;吴东宇;宋为群;袁英 刊期: 2011- 10
-
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运动耐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期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平素缺乏运动的青年男性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19名青年男性志愿者被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T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组(MCT组)和无运动训练的对照组(CON).HIT组参加持续2周,每周3次,共6次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平板训练.MCT组参加2周,每周3次,共6次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平板训练.训练前后3天各进行一次极量运动试验,比较前后运动耐......
作者:梁崎;焦睿;江沁;王于领;陈艺莉;伍贵富;刘鹏;丁建新 刊期: 2011- 10
-
可被动活动下肢的电动起立床对颈髓损伤患者站立训练的影响
目的:观察可被动活动下肢的电动起立床对颈髓损伤患者在站立训练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站立训练时间、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3例确诊为颈髓损伤,损伤平面位于C4-C8,ASIA分级为A-B级,病程在3个月内以卧床为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3),分别进行下肢活动式电动起立床训练和普通电动起立床训练,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完成训练所需时间、运动评......
作者:胡旭;袁华;刘卫;牟翔;毛利;李红蕾 刊期: 2011- 10
-
载脂蛋白A1水平在不同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脊髓损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Ⅰ)水平回顾性资料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造成这一心血管保护因子差异形成的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4年1月-2010年12月因脊髓损伤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进行入院后ApoA-Ⅰ水平回顾性调查.结果:女性脊髓损伤患者ApoA-Ⅰ水平高于男性患者,截瘫患者ApoA-Ⅰ水平高于四肢瘫患者,男性患者......
作者:雒生杰;李建军;周红俊 刊期: 2011- 10
-
等速运动训练在肘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等速运动训练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肘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机选取15例于术后应用等速运动训练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术后第4-5天,开始在无痛范围内行患肘等速持续被动运动,每天30min;术后第7-10天时,每天加做10-20min等速肌力训练;术后第12-14天,上午行30min等速持续被动运动改善关节活动度,下午......
作者:任跃兵;杨利民;张承韶;刘鲁平;滕学仁 刊期: 2011- 10
-
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皮质电活动
目的: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大腑皮质电活动变化.方法: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1例左侧额颞顶梗死后吞咽失用患者卒中后4周,安静闭眼、反射性吞咽、自主性吞咽3种状态下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同时进行吞咽失用的功能评价;计算脑电图非线性指数的近似熵(ApEn);记录3种状态下6名健康者的脑电图(EEG)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脑电显示,与安静闭眼比较,正常对照组反射性吞咽时C3、C4、P3、P4、T6......
作者:袁英;汪洁;李英;张兰;王建钢;吴东宇 刊期: 2011- 10
-
跑台运动训练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跑台有氧运动训练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探寻延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6周龄雌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HHcy组和HHcy+有氧运动组.饮用水中加入Hcy(1.8g/L)制作HHcy模型.HHcy+有氧运动组在1周适应性训练后进行8周跑台训练(0°,15m/min,60mi......
作者:钟兴明;尤少华;王秀杰;张玉琴;周军 刊期: 2011- 10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时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强度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4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刺激组、rTMS组(按不同刺激强度分80%MT亚组、100%MT亚组、120%MT亚组).测定运动阈值(MT)后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模型成功24h后给予20Hz,刺激时间2s,间隔时间28s,总脉冲数为1200的rTMS刺激,连续刺激14d.观察术前、术后1......
作者:马玉娟;黄杰;方征宇;王秋;尤春景 刊期: 2011- 10
-
倒走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步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运动方式,快步走也是人们常用的健身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前向运动居多,后向运动相对较少.因此,大多数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前向运动对于人体功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后向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国外相关的研究[1-5]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前向行走,倒走对人体的摄氧量、能量消耗和心率等方面的影响更明显,提示倒走可能会更充分地锻炼心肺功能和提高能量消耗从而发挥其健身效果.同时,倒走也......
作者:韩东波;徐冬青 刊期: 2011- 10
-
我国传统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为我国传统的怡情养性和养生之法,音乐治疗现已成为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音乐跨越传统的艺术审美领域,与人本精神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新发展.国外早已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和儿童特殊教育部门中,而目前音乐疗法也正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将近年来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治疗的现代应用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航;胡春雷 刊期: 2011- 10
动态资讯
- 1 消炎镇痛新药--双氯芬酸钾片临床疗效
- 2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皮肤创面修复
- 3 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研究进展
- 4 电针在脑梗死功能恢复中的有效性和穴位特异性研究进展
- 5 针刀治疗扳机指操作方法对手指掌侧面局部解剖结构损伤情况的研究
- 6 双关节运动的局部肌肉疲劳与肌电变化
- 7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研究(一)量表设计
- 8 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吞咽失用症的皮质电活动
- 9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骨钙素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0 等速向心和离心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研究
- 11 1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
- 12 表面肌电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肌痉挛患者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13 膝关节功能的测试及评价
- 14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及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OX1R表达变化的影响
- 15 两种下肢踏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 16 康复医学新型服务模式的建立
- 17 影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 18 脊柱微调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 19 急性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
- 2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