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家属实施语义导航训练法改善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家属采用语义导航训练(SNT)对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20例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SNT组(n=10)和语义无关训练(US)组(n=10).从中文联想词汇库中选取122个词汇,SNT组按照网络分析技术自动生成语义关联的词汇顺序,而US组按照随机排列的词汇顺序呈现给患者,并由患者家属进行为期10d,每天1次的言语训练.训练前后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和微小交流活动量表(M......
作者:高敏行;江钟立;林枫;孙丽;田智慧;吴雏燕 刊期: 2011- 05
-
应用在线经颅直流电刺激探查外侧裂后部对失语症恢复的作用
目的:采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及在线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探查两半球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是否可以促进失语症语言功能的改善,以及语言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PACA对7例脑卒中后恢复期失语症患者(基底核区损伤4例,皮质损伤3例)进行语言评价,同时实施在线tDCS.在无刺激、左PPR区和右PPR区阳极刺激三种试验条件下进行失语症评价.语言评价任务为听觉词-图匹配、图命名......
作者:汪洁;吴东宇;袁英;陈颂玲 刊期: 2011- 05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与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方法:采用了与骨质疏松相关的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表,对155例年龄50-79岁离退休绝经后女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定其骨密度(BMD),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二分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各年龄段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均有下降趋势;②155例绝经后女性中,骨质疏松患者为66例(......
作者:郭华平;郁嫣嫣;陈文华;余波;祁奇 刊期: 2011- 05
-
X线定位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X线定位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X线定位组30例和痛点定位组30例;分别进行X线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与痛点定位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X线定位组治愈率(73.33%)明显高于痛点定位组(30.0%)(P......
作者:樊涛;黄国志;李义凯;吴文;曾庆;刘巍;王康玲;赵一瑾 刊期: 2011- 05
-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诊断明确,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每周治疗5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吞咽功能评价.结果:经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6周......
作者:范文可;吴毅;路微波;田威;吴军发 刊期: 2011- 05
-
拮抗肌运动点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痉挛的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运动点和腧穴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其中治疗组41例,予以拮抗肌运动点电针刺激治疗,对照组39例,予以拮抗肌常规腧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作者:王文春;宋庆军;王倩;周祖刚;尹帮兵;赵娟妮;田恬;康健;柏玲;张安仁 刊期: 2011- 05
-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步行能力(FAC)和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
作者:廖亮华;江兴妹;叶志卫;罗林坡;古丽梅;黄步哲;滕新;钟志锋;潘洁 刊期: 2011- 05
-
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评价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远期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科进行高压氧治疗的44例重度颅脑外伤病例,远期疗效评定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及残疾分级量表(DRS).考虑的相关因素包括: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入院时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损伤部位、有无气管切开、颅脑手术与否、基础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
作者:王泳;刘洁;李海东;杨丽丽;高亚利 刊期: 2011- 05
-
茶多酚对急性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急性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A)、运动组(B)和运动加茶多酚组(C),建立力竭运动模型,1周后测试骨骼肌组织钙离子(Ca2+)含量、钠泵(Na+-K+-ATP酶)和钙泵(Ca2+-ATP酶)活性,以及在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组织Ca2+含量显著升高(P......
作者:刘霞;李素云;周春仙 刊期: 2011- 05
-
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45%⑴,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摄取、疾病康复及生存质量.传统的经鼻饲进食、胃部造瘘解决了患者的营养摄入障碍,却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现代康复治疗介入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足很确切;另外临床医师大多不注意分析吞咽障碍的类型及程度,缺少个性化治疗方案也是造成疗效差、患者依从性下降及医疗费用增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慧;潘化平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2 持续植物状态气管切开插管两种拔管方式的对照研究
- 3 功能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
- 4 神经生长因子对失神经支配大鼠骨小梁形态计量的影响
- 5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6 康复训练对空腹血糖正常脑卒中患者糖耐量的影响
- 7 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 8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 9 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 10 中文版高肌张力评估工具用于脑性瘫痪儿童评估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分析
- 11 非手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生存质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类目组合制定初步研究
- 12 中国版简明版脑血管病急性期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要素的初步研究
- 13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 14 超声测量肩峰-大结节间距用于评估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15 社区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 16 慢性脑缺血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17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脑卒中延续护理模式效果的问卷调查
- 18 步态中枢模式发生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 19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耳鼻皮肤撕脱伤的疗效观察
- 20 北京市社区康复服务供需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