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第1期文章
  •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在脑性瘫痪发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脑瘫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头颅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62例脑瘫患儿的病因、临床分型及并发症.结果:62例脑瘫患儿中早产38例(53.2%),足月23例(37.1%),过期产1例(1.6%),引起PVL原因除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外,围产期缺氧窒息为主要原因,尤其是足月儿(占78.3%).临床分型以痉挛型双瘫(占53.2%)和四肢瘫(占24.5%)为......

    作者:王晓慧;郑华;邹丽萍 刊期: 2005- 01

  •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功能变化与费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的影响及相关费用的分析和评价.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除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外,康复组患者在急性期(病后1个月内,病情稳定48h)至病后6个月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并对每组患者在入组时、病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功能状况采用改良Barthel和综合功能评定(FCA)进行评测.比较......

    作者:倪朝民;傅佳;韩瑞;李厥宝;孟兆祥;刘成英;陈和木;葛建平 刊期: 2005- 01

  • 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OH)的临床机制.方法:对45例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30°、60°、80°斜立试验,测量斜立后血压、脉搏、大脑中动脉血流(CBF)速度.根据斜立后是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将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第1组24例患者无OH症状,能完成全部的测试;第2组21例患者均出现OH症状,18例因不能耐受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而完成部分试验,3例完......

    作者:姚爱明;关骅;张贵平;李雪梅;胡胜军;何慧 刊期: 2005- 01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病程3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Fugl-Meyer测试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3次平衡功能积分分别为2.7......

    作者:韩瑞;倪朝民;李厥宝;孟兆祥 刊期: 2005- 01

  • 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疗效的动态观察

    目的:通过对中风偏瘫患者6个月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了解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进程.方法:对30例患者于急性期至病程6个月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ADL评测选择FIM方法中反映上下肢功能的亚项,评测分别于治疗前、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比较各阶段康复疗效.结果:上肢、腕、手、下肢运动功能和上、下肢ADL各阶段均有显著改善(P<0.01),FM各阶段恢复程度比......

    作者:高霞;刘振芳;李玉明;顾新 刊期: 2005- 01

  • 强化运动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运用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运动治疗作对比分析.方法:42例病程6个月内无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强化运动治疗组(21例)和常规运动治疗组(21例).强化运动治疗组为每天3h,每周5天,常规运动治疗组为每天1h,每周5天.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强化运动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运动治疗组.结论:常规运动与强化运动......

    作者:陈炳;Matteo Paci;章国伟;卢战 刊期: 2005- 01

  • 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丧失对膝反张影响的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本体感觉丧失程度来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的机制,从而确定其临床康复治疗的对策.方法: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本体感觉丧失程度分为2组,即第1组(踝关节本体感觉存在)49例,第2组(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丧失)15例.分别在入院当时、入院后3个月和6个月测定腿部肌群肌力、关节位置觉、振触觉,并记录初次站立时间,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膝反张的发生与初次站立时间的早晚有关(P<0.05),3个......

    作者:刘世文;高放;吕政;刘然 刊期: 2005- 01

  •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QOL的影响,以及早期针刺介入是否可行.方法: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29例)和单纯康复组(28例).针刺康复组在Bobath疗法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功能改善的情况,观察两组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对比两组的QOL.结果:治疗后,针刺康复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单纯康复组(P<0.05),ADL能力改善也略优于单纯康复组.两组间痉挛级别......

    作者:郭京伟;谢欲晓;孙启良;白伟;于建波;谷世喆 刊期: 2005- 01

  • 7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电和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电和诱发电位在评价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疗效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入院的70例PVS患者治疗前根据PV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检查脑电、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经过促醒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3个月及意识恢复后复查,并根据PVS评分量表评价疗效.每项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将治疗前后和意识恢复前后电生理结果进行对比(t检验),分析电生理对PVS的评价意义.结果:意识恢复率为......

    作者:王德生;李江东;王晓丹;奚宁宁 刊期: 2005- 01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通过复诊、电话、书信的方式对68例接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者,进行术后平均18个月的随访,并对其术后痉挛解除情况,交叉腿、尖足情况,肌力、感觉、站立、行走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及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等方面是安全可靠、作用持久的,配以适宜的功能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活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蒙辉能;黄恒良;张旭光;黄荣赐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