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108例初次AMI患者分为直接PTCA组(n=65例)和择期PTCA组(n=43例).直接PTCA组于发病后6±4.23h对梗死相关动脉行PTCA及支架术,择期PTCA组于发病后10±3.41天行PTCA及支架术.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终点为死亡和再梗死,次要终点为临床心功能分级......
作者:袁正强;李芝峰;曾力群;刘霞洪;徐敏;李杰;张文辉;刘丹;聂鹏 刊期: 2007- 02
-
应用间歇式有氧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研究
目的:评价间歇式有氧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间歇式有氧训练结合阿米替林及行为认知疗法,对照组接受阿米替林及行为认知疗法.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运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O)、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S)、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IQ)和压痛点计数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计数均无变化.治疗组SFMPO中的所有分项得分、FIO总分及日常生......
作者:朱小虎;廖维靖;王俊华;李海峰;冯金彩;王刚 刊期: 2007- 02
-
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强化训练.结果:经4个疗程治疗后,2组上肢功能评分及简易手功能检查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强化训练能明显地提高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作者:姚红华;陈银海 刊期: 2007- 02
-
术后围领佩戴时间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
目的:评估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不同的围领佩戴时间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28例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佩戴围领4周的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A组),另30例术后佩戴围领12周的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轴性症状、颈椎曲度指数、颈后肌群横截面积加以比较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无显著差别,A组患者颈后肌群萎缩率显著小于术后佩戴围领12周的患......
作者:张为;陈百成;丁文元;董玉昌;李宝俊;王磊;关晓明 刊期: 2007- 02
-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矫正训练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以已形成异常步态模式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针对性步态训练,借此了解相对固定的异常步态模式改善的可能性及训练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2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患者步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针对性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8周后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患侧下肢平衡下负重能力、步态和步行速度进行评价.结果:经过4周康复治疗,患者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8周康复治......
作者:侯来永;谢欲晓;孙启良 刊期: 2007- 02
-
脑卒中患者静态踝足矫形器选择效果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历资料以了解静态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踝足矫形器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脑卒中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程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按是否使用静踝足矫形器(AFO)分为观察组(穿戴AFO,41例)和对照组(未穿戴AFO,118例).结果:①两组患者人院时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出院时两组患者下肢Brunnstrom分级......
作者:王红星;王彤;李涛;姚刚 刊期: 2007- 02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TTC染色,免疫组化技术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的时程变化规律及电针的调节作用,以及检测再灌注后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h模型组和非穴组MPO活性均增加,24-48h达到峰值,而电针组相应MPO活性明......
作者:刘玉珍;蒋戈利;韩景献;车永哲 刊期: 2007- 02
-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和100mg,/300mg/kg姜黄素治疗组.缺血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处死,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的评分,应用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应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及Bcl-2、Bax蛋白......
作者:王凤;吴江;马飞煜 刊期: 2007- 02
-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损伤模型,同时给予NGF治疗,观测神经评分改变,计算脑组织梗死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动的变化.结果:NGF治疗组神经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GF治疗组脑缺血梗死区缩小,脑组织含水量和NOS活性明显降低(P<0.0......
作者:李志坚;王益光;孙嘉斌;王玉良;唐可欣;张薇;郭顺生 刊期: 2007- 02
-
神经生长因子和托吡酯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红藻氨酸(KA)致痫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情况,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托吡酯(TPM)对KA致痫大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日龄25-35天健康大鼠随机分成4组(n=15只):A组(正常NS对照组),B组(KA致痫模型对照组),C组(TPM治疗组),D组(TPM和NGF联合治疗组).分别于KA注射后第1d,3d.7d将各组动物处死5只,常规方法灌注固定,制作冰冻切......
作者:张彦;朱凤莲;郭学鹏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经济和疗效分析
- 2 麻醉犬等长收缩运动中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3 低频电针对海洛因依赖小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NR2A、NR2B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5 台湾辅仁大学PBL课程设计及其对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的启示
- 6 目标细化结合游戏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 7 局灶性痫性放电对脑性瘫痪患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 8 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的效果观察
- 9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状的研究进展
- 10 家庭早期干预对降低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影响
- 11 乌头直流电离子导入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痛阈的影响
- 12 改良Bobath握手与Bobath握手方法的比较分析
- 13 次声刺激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的研究
-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运动治疗
- 15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 16 推拿联合跑台训练对失神经大鼠不同时间神经吻合术后骨骼肌的影响
- 17 运动疗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观察
- 18 中频电疗仪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 19 BPRS、HDS、BI测定对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精神、智能障碍的疗效评估
- 20 新型感知提醒疗法与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上肢功能疗效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