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首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第11期

风湿性疾病康复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杨茝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疾病康复, 早期治疗, 早期诊断, 患者, 致残率, 风湿病, 影像学检查, 发病, 资料统计, 医务人员, 临床工作, 合理治疗, 关节肿胀, 关节软骨, 关节病变, 骨质破坏, 病情进展, 磁共振, 窗口期
摘要:1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风湿病患者有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尽早求治,因为早期诊断的患者,施于合理的治疗,可减少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降低致残率,对预后有重大影响[1].据资料统计不合理治疗的类风湿患者,5-10年的致残率高达60%,且病变以第一年进展快[2].有研究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发病后3-4个月即可出现影像学(如磁共振)所见的关节软骨或骨质破坏,而且这些变化在发病之初即开始,只是在关节病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3-4].故遏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并施于合理的治疗,因此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有责任加强对风湿病患者的宣传和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早期治疗的意义重大.目前国际公认的类风湿性关节治疗窗口期为3个月,即发病后3个月内是类风湿治疗的关键时期,早期正确合理的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