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年第7期文章
  • 有氧运动对慢性缺血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海马组织pCREB 、PICK1及GluR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慢性缺血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中磷酸化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蛋白激酶C相互作用蛋白1(PICK1)及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及有氧运动组,每组14只.模型组、药物组及有氧运动组按照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模型,所有大鼠于造模前、造模后......

    作者:张泓;黄桂兰;谭洁;黎帅;邓多喜;刘桐言;刘家庆;郭奎奎;肖瑶 刊期: 2018- 07

  • 电针刺激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皮质老年斑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和空问探索能力、皮质内老年斑(SP)的变化及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电针两疗程组和三疗程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野生型小鼠,其余三组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通过电针刺激小鼠百会穴和肾俞穴,频率为2Hz,电流2mA,持续15min,每天1次,7天1疗程.应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学习......

    作者:杨清华;郭玲;陈清;邬开会;伍艳君;朱淑娟;唐成林;盛华均 刊期: 2018- 07

  • 运动训练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髓鞘再生和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认知功能及髓鞘再生和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two-vesselocclusion,2VO)建立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引起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运动训练组于术后48h进行跑笼训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则不予以任何运动干预.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8d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

    作者:蒋婷;胡昔权;张丽颖;郑海清;罗婧 刊期: 2018- 07

  • 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在矫形器领域的应用

    矫形器(orthosis)是根据生物力学原理来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机能特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是用来预防、矫正畸形,治疗和补偿功能缺陷的器械[1].早由VernonNickel在1953年提出.三维步态分析技术(three-dimensionalgaitanalysis)是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应用计算机辅助及红外摄像技术,在人体步行过程中检测、记录特定时相躯干和关节运动、肌肉活动、对地面的作用力、......

    作者:李阳;宋毓;姜淑云;金荣;俞艳;万少华 刊期: 2018- 07

  •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儿童神经和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以调节脑皮质的兴奋性,协助诱导神经可塑性发展.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DCS)是重要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之一,相比其他神经调节技术,tDCS具有容易操作、安全、价廉等优点,因此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其在脑功能障碍疾病治疗中的作用.tDCS通过微弱持续的直流电对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行调......

    作者:封虹宇;周惠嫦;张盘德 刊期: 2018- 07

  • 体外冲击波在心血管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shockwavetherapy,ESW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而无创的全新疗法,自1983年首次被应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至今,已有无数人探索并将体外冲击波成功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早期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体外心脏冲击波(cardiacshockwavetherapy,CSWT)可以增加缺血心肌部位血管新生,促进各类生长因子上调,改善心肌功能及临床症状,并且不会导致心肌......

    作者:杨祥;王钰 刊期: 2018- 07

  • 脑卒中后失语事件相关电位N400语言任务范式探讨

    脑卒中后失语是一种由于大脑局部病变、神经受损导致患者后天语言习得能力受损或丧失的一种获得性语言综合障碍,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负担大,失去了对事物正常理解、交流等人类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极大地影响了患病人群的生存质量.现今对脑卒中后失语的研究涉及神经病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神经信息学、认知科学等多项科学领域,其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特性[1],许......

    作者:樊瑞文;常静玲 刊期: 2018- 07

  •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认知训练治疗单侧空间忽略的临床研究

    单侧忽略是继发于大脑半球损伤后的一种常见的,有时长时问存在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见于右脑损伤后,主要表现是对损伤对侧空间不能觉察或作出正确反应[1].目前对于单侧空间忽略的治疗主要包括被动物理刺激、行为认知训练、棱镜适应技术[2],它是一种代偿策略,并不是恢复知觉加工处理的能力,在这点上与行为认知训练是不同的[3].......

    作者:甄巧霞;刘爱贤;郄淑燕;薛翠萍;张黎明 刊期: 2018- 07

  • 冲击波用于优秀运动员髌腱末端病治疗的效果观察

    优秀运动员发生髌腱末端病(patellartendenopathy,PT)的主因是训练强度过大,髌骨和髌腱长期处在超负荷状态,引起髌腱的髌尖附着处反复牵拉进而导致慢性损伤[1].运动医务人员主要目的是保障优秀运动员能够正常训练和比赛,PT在跳跃类(球类、武术、田径)或半蹲姿势较多(摔跤、冰球、举重、赛艇)的体育项目发病率高[2],对运动能力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恢复系统训练相当困难.据报道,不同项......

    作者:刘雪峰;程亮;钱莉;陈诗;蒋云飞;邓燕东 刊期: 2018- 07

  • 出院计划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18例COPD患者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试验组由出院计划团队根据出院计划的内容进行指导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年的6mi......

    作者:谭春苗;周向东;伊焕英;陈丽燕 刊期: 2018- 0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