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改良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式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评价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建立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在学习记忆能力、术后死亡率、海马组织学检查等方面变化,探讨改良颈部小切口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双重结扎血管性痴呆模型建立的可行性,为建立操作简单、死亡率低的血管性痴呆模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经水迷宫筛选的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及分期永久性结扎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2只.小切口双重永久性结扎模型组在麻醉下一次性结扎......
作者:谭洁;韩国栋;张泓;黎帅;卢锦华;潘爱环 刊期: 2017- 03
-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针灸作为一种补充或替代治疗,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普遍应用[1].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新调查显示,中医针灸已在全世界183个国家应用.WHO面向全世界推荐了64种针灸适应汪[2].尽管针刺治疗有很高的接受度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针刺的作用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3].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针刺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各种假说[4],针刺在病理生理和生物活性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均产生......
作者:汪军;陈笛;裴建 刊期: 2017- 03
-
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点,导致骨脆性增加及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年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变化,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原因诱发而成的骨质疏松,如航天员的废用......
作者:张玲莉;孙忠广;邹军 刊期: 2017- 03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应用进展
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害,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1].失语症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根据失语症表现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常出现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作者:柏广涛;王强;姜亮;李江;孟萍萍 刊期: 2017- 03
-
电刺激用于偏瘫肩痛治疗的临床应用进展
偏瘫肩痛(hemiplegiashoulderpain,HS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2个月,以30%至80%的高发病率引起临床关注[1-2].目前HSP的病因尚未明确,涉及电刺激的临床应用可能与肩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肌张力异常、周围神经损伤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HSP阻碍了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延长了康复治疗住院时间,同时疼痛也会影响患者睡眠和生活,甚至产生焦虑......
作者:张婷;路微波 刊期: 2017- 03
-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有限,大部分患者仍遗留有重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多种康复措施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探索的对象.近年来,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s,MN)的发现和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neuronssystem,MNS)的神经康复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创新,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其中镜像疗法(mirrortherapy,MT)成为近来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
作者:彭娟;胥方元 刊期: 2017- 03
-
帕金森病姿势控制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障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姿势控制能力的下降使帕金森病患者身体摇摆增加、姿势不稳、协调能力下降,其中姿势不稳是一个高度致残的症状并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变得越来越严重[1],已被确定为跌倒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3].帕金森病患者跌倒的风险是一般健康人群的2倍,约64%的帕金森病......
作者:马玲玲;姚新苗;王健;徐守宇 刊期: 2017- 03
-
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皮质兴奋性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技术从1985年发明至今有三十余年历史,属于一种无创的脑刺激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功能的诊断和治疗[1].其机制与磁场在颅内形成内生电流有关.该电流不仅引起局部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长时程抑制(long-termdepression,LTD)......
作者:柳华;韩肖华;黄晓琳 刊期: 2017- 03
-
手法调整枕寰枢椎治疗短暂性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儿童抽动障碍(ticdisorders,TD)是儿童期常见的运动障碍,以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抽动或发声抽动为基本特征.临床可分为3种类型:短暂性TD、慢性运动或发声TD、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即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TD.国外调查发现学龄期儿童TS的患病率在4%‰-8‰[1].目前有关儿童T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我们在以往的研究......
作者:龚树辉;杨继文;秦春;白慧敏;高珊;张丹;李通宪 刊期: 2017- 03
-
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
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功能恢复[1]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半脱位往往在脑卒中早期即可出现.由于冈上肌、三角肌等肩部肌肉张力降低、关节囊松弛,无法抵抗坐或站立时上肢重力而引发肱骨头下滑而脱离关节盂,造成肩关节半脱位[2-3].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在17%-81%且超过20%的患者伴有肩痛、肩手综合征以及废用肩等并发症,甚至继发腋神经损害[4-5].因此,......
作者:衣春娜;毕朝晖;王青芳;宁耀超;王红星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表面肌电在膝关节运动创伤康复中的应用
- 2 广东省成人精神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
- 3 康复治疗结合电针穴位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 4 丰富环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相关凋亡基因的研究进展
- 5 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
- 6 五组配穴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 7 VitE对力竭运动时大鼠肝脑肌肉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8 长期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 9 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成本-效果研究
- 10 离心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系统评价
- 11 职业技能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 12 膝关节功能的测试及评价
- 13 现代康复功能训练的新概念与新技术
- 14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 15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 16 骨肌超声在慢性腰痛患者多裂肌厚度和横截面积测量中的应用
- 17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 18 康复治疗专业就业满意度和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的研制及效度、信度检测
- 19 针刺联合牵张法治疗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上肢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中变换作业面对复合运动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