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动态人体重心和支撑面积监测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动态人体重心和支撑面积监测下的站立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人体重心和支撑面积监测下的站立平衡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balancescale,BBS)、动态重心和支撑面积监测系统及Tecno......
作者:谢凌锋;林志峰;黄杰;夏楠;黄寒冰;王盛强 刊期: 2016- 10
-
预测性姿势调节对人体站立受扰后姿势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有预判和无预判两种状态下,站立姿势受到水平方向外部干扰(站立支持面向后移动)刺激时,人体运动表现及其可能的控制机制.从肌电学及运动学角度探讨预测性姿势调节对人体动态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更好地了解人体基本姿势控制机能.方法:使用三维高速摄像系统(100Hz)、无线表面肌电采集系统(4000Hz)采集13例男性青年受试者在有预判和无预判两种状态下,受到站立支持面水平方向后移干扰刺激时,姿......
作者:温子星;徐欣;潘景文;危小焰;伍勰;梁雷超 刊期: 2016- 10
-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USN)的临床疗效并调查rTMS疗效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US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额外的rTMS治疗,治疗强度为运动阈值的95%,频率10Hz,刺激点位于患侧右顶叶皮质区域(EEG10-20标准的P4点),每次治疗10min,2次/d,连续治疗10天.观察治疗......
作者:杨初燕;张锡泉;陈正威;冯珍 刊期: 2016- 10
-
掌振法运动轨迹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振法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参数分析,揭示振法的空间运动规律和特征.方法:2名临床工作20年以上的推拿医生对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振法操作,应用动态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结果:1号操作者手指的运动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拇指,大振幅5.74mm,小振幅0.43mm.2号操作者手指的运动振幅由大到小分别为:食指>中指>小指>无名指>拇指,大振幅2.59mm,小振幅0.81m......
作者:冼思彤;于天源;刘卉;马驰;陶艳红;刘暄慈;张林峰;贾文端 刊期: 2016- 10
-
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振动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AshworthScale,MAS)评分、简化Fugl-Meyer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分、踝关节背屈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act......
作者:龙耀斌;曹锡忠 刊期: 2016- 10
-
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和步行等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5例(Hoehn-Yahr分期1.5-3期),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23±10.79)岁.接受1周的住院强化视听觉综合提示训练后,为患者制定家庭训练处方,指导患者应用该方法家庭训练3个月.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3个月后分别进行站市位足底压力测定、Berg平衡量表、起立一行走测......
作者:徐智勤;栾烁;朱小霞;高宏宇;王伟铭;陈曦 刊期: 2016- 10
-
肺功能训练仪用于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功能训练仪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疾病转归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min步行测试,CAT评分......
作者:李亮;曾明;王月丽;潘文平;高景蓬;朱美红;王中莉;顾旭东 刊期: 2016- 10
-
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肺功能、运动功能、ADL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分为训练组(n=33)和对照组(n=25).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在训练前后均进行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呼气流速(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作者:马頔;王维 刊期: 2016- 10
-
兔骨骼肌生理性缺血对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释放的影响
目的:验证生理性骨骼肌缺血训练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FG)的表达与骨骼肌局部缺血产生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有关,进一步探讨VEFG的上游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②假手术组(Sham组,n=6),步骤同I/R组,......
作者:项洁;吴鑫;陆晓;励建安 刊期: 2016- 10
-
电针百会穴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18F-FDG PET/CT成像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穴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葡萄糖代谢水平以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百会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同窝阴性野生小鼠为野生组.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非穴组电针非穴,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5天,共治疗4周,野生组和模型组不干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观察各组小......
作者:卓沛元;柳维林;吴洁;张颖铮;李珑;金昊;林如辉;黄佳;陶静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听力残疾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2 工娱疗法与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3 上肢圆周运动及反馈仪对偏瘫患者的作用分析
- 4 脑瘫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5 不同振动条件下的正常人体下肢肌肉表面肌电分析
- 6 跟骨关节内骨折AO钢板内固定术后的康复治疗与评估
- 7 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
- 8 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的效度及信度研究
- 9 调制中频电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10 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肢体肌力及ADL的影响
- 11 脑梗死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 12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膝功能恢复的作用
- 13 脑性瘫痪的评估量表
- 14 中药新制剂(YN-3)干预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NR2A、NR2B mRNA表达的研究
- 15 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 16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 17 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尾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18 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研究进展
- 19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作业治疗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 20 废用性肌萎缩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