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脑卒中患者运动想象训练后上肢功能重组潜在的脑重塑机制,为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想象训练每周5次,每次约30min,共4周,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L)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在4周康复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患手被动握拳任务下的fMRI检......
作者:孙莉敏;吴毅;尹大志;范明霞;臧丽丽;胡永善;朱秉;徐一鸣 刊期: 2015- 12
-
牵伸训练改善脑卒中踝关节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采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室评定踝关节被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passiverangeofmotion,PROM)、力矩-角速度......
作者:邓思宇;胡楠;卢茜;郄淑燕;刘畅;毕胜 刊期: 2015- 12
-
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疗效及远期评价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远期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G组:药物+理疗)和对照组(CG组:药物+假理疗),两组均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真假聚焦超声治疗,连续治疗5次.记录每次治疗起效时间(T),在治疗前(T1),治疗后即刻(T2)、15min(T3),30min(T4)、24h(T5)用数字评估法(NRS)评估局部疼痛,记录不......
作者:徐城;刘丹彦 刊期: 2015- 12
-
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视频认知和反馈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HAMD≥8)68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视频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药物治疗,视频组用彩色摄像设备记录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8周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坐位及站位平衡功能、站起功能、日常生活活动的视频资料,治疗师和患者每两周观看录制的视频.于康复治疗前......
作者:吴勤峰;高瑜晨;黄井生;崔松彪 刊期: 2015- 12
-
应用不同频率、部位腹肌电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频率、不同腹肌电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腹肌功能、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募集15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同一周内分别随机进行30Hz下腹肌、30Hz腹直肌、50Hz下腹肌、50Hz腹直肌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呼吸电刺激训练主要由膈神经和腹肌电刺激、呼吸反馈、腹式呼吸三个部分组成.膈神经和腹肌电刺激:有两个交替输出的电流通道,A通道输出双向对称方波,频率......
作者:张雷;刘亚康;张鸣生 刊期: 2015- 12
-
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握力及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结合不同力量训练方法对中老年女性握力及功能性体适能的促进效果.方法:招募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女性120例,随机分为握力圈组、哑铃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有氧运动.前两组分别有各自的力量训练,每周3次,每次45min,共12周,对照组仅做有氧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测试握力、功能性体适能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握力圈组握力有极显著提高(P<0.001),哑铃组握力也有明显提高(P<0......
作者:张腾飞;刘欢;舒永梅;张春华 刊期: 2015- 12
-
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口咽部形态学变化及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口咽部形态学变化及其与功能恢复之间的相关性,为寻求脑卒中并发OSA的康复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首次发病且病程1个月之内的脑卒中患者39例,排除发病前已确诊OSA的患者,入组患者均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口咽部核MRI检查及各项功能评估,将并发与不并发OSA患者的咽部MRI测量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脑卒中并发OSA患者的咽部测量指标与患者的功能......
作者:张丽霞;伍琦;张虔;王彤 刊期: 2015- 12
-
电针对家兔急性钝器伤后高凝状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家兔急性钝器伤后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complex,TAT)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大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动物.电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伤后24h开始电针治疗.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耳中动脉采血,测定D-Dimer和TAT的含量......
作者:赵玄骥;王云亭;王荣国;刘守尧;于占歌 刊期: 2015- 12
-
电针抑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皮质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MCAO)大鼠皮质神经细胞PI3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参考Koizumi线栓法构建MCAO大鼠模型,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干预后,TTC染色观察梗死体积,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自噬标志蛋白Atg4、LC3B,以及自噬相关信号分子PI3K、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TC染色显示电针减少了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电针抑......
作者:何坚;黄紫妍;陈伟标;柳维林;上官豪;陶静;陈立典 刊期: 2015- 12
-
TGF-β/TIMP-1/MMP-1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改善心衰大鼠心脏重塑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10周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基质金属蛋白酶-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1/matrixmetalloproteinase,TGF-β/TIMP-1/MMP-1)信号通路在心衰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38只Wistar大......
作者:甄洁;李晓霞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踩跷法力学参数的对比试验研究
- 2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功能的临床认识
- 3 神经生长因子注射对失神经支配大鼠骨小梁形态计量影响的研究
- 4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口语功能障碍的家庭康复治疗
- 5 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 6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7 一氧化氮与骨代谢的关系
- 8 腰腿痛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的关系
- 9 脑干梗死患者入院24小时内康复医疗方案的制订
- 10 膝关节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进展
- 11 重度颅脑创伤恢复期患者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12 脑卒中患者团体心理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 13 以任务目标为导向的上肢功能训练对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14 腰痛患者进行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的疗效研究
- 15 可调式“A”字架矫形器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
- 16 一种三维运动平台对肩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 17 智能筛查测验及ADL检查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
- 18 机构托养与非机构托养残疾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 19 早期康复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
- 20 听觉统合训练对整体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及情绪-社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