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与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区内的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区内的任务导向性训练.两组患者的训练均为40min/次,2次/d,5d/周,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进行的第4周和第8周采用10m步行......
作者:朱经镇;邹智;王秋纯;张涧;周元;陈红霞;王婷 刊期: 2014- 05
-
从Notch通路探讨电针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Notch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阐明其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以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Notch信号......
作者:陈斌;陶静;黄佳;陈立典 刊期: 2014- 05
-
银杏内酯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7d龄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后3组采用经典Rice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模型制作4h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按5mg/kg、10mg/kg腹腔注射GB,其他两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5d.每组随机分别在造模后第3,7,14,28......
作者:牛国辉;王军;尚凤伟;朱登纳;张晓莉 刊期: 2014- 05
-
经颅微电流刺激技术及临床研究现状
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electrotherapystimulation,CES)疗法应用微量脉冲电流于人体耳部附近(如耳垂、乳突、颧骨)[1],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的技术[2-4].CES在1953年更早出现于欧洲[2],1963年在美国开始临床应用.2009年以来,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万名用户在家使......
作者:但果;李志坚;丁惠君;张佳泳;刘子琛 刊期: 2014- 05
-
不同运动处方对勺型及非勺型高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在降低血压昼夜均值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不健康的血压波动模式,例如夜间血压波动不明显的非勺型高血压模式.有研究表明,非勺型高血压病患者比勺型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以及更严重的靶器官损害[1].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肯定.但是,同时也发现大约有25%的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训练后血压不会下降[2],而且已经确定对勺型高......
作者:沈素兴;郭琪;练艺影;章稳;王秀阳;王家仲 刊期: 2014- 05
-
脑卒中后抑郁症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关系及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在脑血管性疾病发生后出现以抑郁为特征或重性抑郁样发作的心境障碍,其发病率多在30%---60%之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1],应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而PS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种理论[2]:①原发性内源性机制:脑卒中病灶引起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或其受体功能下降而出现抑郁症状.②反应性机制:认为PSD是脑损害引起下丘脑-......
作者:张一清;朱晓军;王彤 刊期: 2014- 05
-
运动的抗焦虑作用与海马可塑性的关系
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达到2%-5%,容易导致自杀等严重社会问题.因此,探索焦虑障碍的产生机制,寻求有效治疗途径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1-2].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提高,包括增强认知能力,延缓由衰老引起的记忆减退,加速脑损伤后的恢复,特别是能够缓解抑郁与焦虑症状[3-6].但是对于运动的抗焦虑作用及可能的生物......
作者:褚昕宇;王泽军;季浏 刊期: 2014- 05
-
温针灸结合等长收缩后放松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syndrome)为针灸推拿、康复理疗、骨伤等科室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臀部酸胀、疼痛,伴大腿后侧或小腿后外侧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致患侧下肢不能伸直、步履跛行或呈鸭步移行,极大地妨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笔者应用温针灸结合等长收缩后放松(postisometricrelaxation,PIR)肌肉能量技术(muscleenergytechniques......
作者:殷光磊;汪凡;林坚;褚春华;曹靓 刊期: 2014- 05
-
不同时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颅脑创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特别是重型TBI的救治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难题,TBI所导致的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重型TBI常导致患者长期处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状态.昏迷患者由于不能主动咳痰、误吸、气管切开等因素又将增加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由于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常导致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因肺部感染而再入院治疗,极大地......
作者:安海龙;杨欣刚;孙玉琳;刘海龙 刊期: 2014- 05
-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患侧手的肿胀,使手部各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手功能恢复.肌内效贴(kinesiotape,KT)[1-2]是由Dr.KenzoKase发明的软组织扎贴技术,该技术对缓解肢体肿胀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通过肌内效贴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患侧手,探索其对偏瘫患者患手肿胀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3年4月在泸州医学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作者:张驰;胥方元;谢羽婕;陈汝艳;伍玉兰;余乐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
- 1 头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表达调控机制的动态研究
- 2 复合空间模式下踝背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 3 脑卒中后命名性失语的康复治疗观察
- 4 Kinect在肢残者运动姿态识别中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 5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意识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 6 pH值及皮肤角质层对乌头生物碱直流电离子导入量的影响
- 7 不同运动方案对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适能促进效果的临床疗效观察
- 8 脑性瘫痪患儿伴发龋齿情况及其与粗大运动功能水平的关系
- 9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预后因素分析
- 10 基于电刺激的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发生机制
- 11 伏核内勿动蛋白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受体在炎性痛大鼠痛觉调制过程中的角色
- 12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康复
- 13 努力探索脑卒中康复的佳环境
- 14 变速变负荷运动训练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15 不同时机介入综合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16 PNF技术在偏瘫上肢治疗中的应用
- 17 儿童肘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 18 工娱疗法与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 19 康复运动疗法对冠脉成形术后侧枝循环及再狭窄的影响
- 20 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底压力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