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经皮神经电刺激即刻镇痛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即TENS组和安慰刺激组.所有患者膝关节的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类比方法(VAS)进行评测.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法10.0版本比较TENS组与安慰刺激组前、中、后之间VAS的变化.结果:TENS组与安慰刺激组两组比较术后第一天疼痛程度(VA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ENS组明显降低术后疼痛程度.TENS组V......
作者:王宁华;谢斌;魏星;李民;许云影 刊期: 2005- 03
-
辣椒素对大鼠面部皮肤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的影响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对大鼠面部皮肤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的影响,探讨CAP治疗三叉神经的镇痛机制.方法:把CAP配成30mM浓度溶液备用,按用量分成4组(A组20μl、B组30μl、C组50μl和D组100μl),分别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眶下支,24h取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镜检,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CAP对......
作者:丁继固;茹立强;殷光甫;曹福利 刊期: 2005- 03
-
麻黄碱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麻黄碱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加速神经康复的分子机制.方法:体重为220-250g的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应用Koizumi线栓法建立单侧MCAO模型.术后1周,2周,3周,4周应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定运动功能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素(SYP)表达的变化.结果:横木行走试......
作者:赵晓科;肖农;周江堡;张晓萍 刊期: 2005- 03
-
心肌缺血日负荷对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日负荷对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8只,体重2.0-2.5kg.根据日缺血次数随机分为2次/日组、4次/日组、6次/日组、假手术组以及正常组.将气囊梗阻器安装在冠状动脉左室支,制作间断性心肌缺血模型.缺血负荷为2min/h,缺血刺激4周.取缺血区心肌观察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VEGF蛋白在缺血区心肌的表达水......
作者:王骏;励建安;金挺剑;陈子庆;顾劲扬;王元会 刊期: 2005- 03
-
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轻创、存活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实验模型.方法:SD大鼠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经口气管插管,左胸第3、4肋间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8周后行心电图观察及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功能、病理检测.结果:本法术后24h内大鼠死亡率为11.82%;存活8周的心肌梗死者大鼠可达80.6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左室重、左室舒张末压、心率均显著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左室收缩压、左......
作者:边素艳;刘宏斌;杨庭树 刊期: 2005- 03
-
耐力训练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内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耐力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的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为临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运动疗法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34只)和正常组(10只).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55%VO2max运动组(E1,n=6)、75%VO2max运动组(E2,n=6)、55%VO2max运动加胰岛......
作者:林枫;江钟立;杨晓帆;朱红军;刘传道;张秀伟 刊期: 2005- 03
-
PC12细胞缺氧培养后DNA损伤和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PC12细胞缺氧后细胞凋亡与DNA损伤和修复的关系,进一步阐明缺氧导致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TUNEL法,结合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PC12细胞缺氧培养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现象,以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在缺氧0.5h时,开始出现凋亡细胞,此时P53、P21wafl/cip1蛋白表达也开始增高,GADD45蛋白表达达到高峰(P<0.01).至缺氧1h凋亡细胞达高峰......
作者:徐广润;张东君;张旻;方思羽;张苏明 刊期: 2005- 03
-
半面痉挛的治疗进展
半面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是以一侧面部肌肉反复性阵发性不自主抽搐为特征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继发性多由面神经的压迫刺激性病变引起,如听神经瘤等.特发性半面痉挛的病因不完全明确,主要有微血管压迫学说和核团学说,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方法各异、疗效不一.本文着重阐述近几年来临床上行之有效的若干治疗方法的利弊.......
作者:倪玉苏;赵霞 刊期: 2005- 03
-
电穿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脉冲电场的电穿孔效应已作为一项单独的技术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其机制是高强度电脉冲引发细胞膜结构一过性改变,致暂时可逆性膜渗透性增加,膜上出现亲水性孔道,即电穿孔(electroporation)[1],其可促进非渗透性外源性大分子物质,诸如基因、药物等进入细胞内.特别是癌症的电化学治疗,由日本学者Okino[2]创立于80年代末,利用高场强电脉冲的膜穿作用辅助化疗药物,如博来霉素等治疗肿瘤,这样使......
作者:杨孝军;李均;胡丽娜 刊期: 2005- 03
-
脑磁图在运动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磁源性影像技术(magneticsourceimaging,MSI)是近年应用起来的无创性脑功能检测技术,它首先运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lography,MEG)仪对大脑皮层锥体细胞顶状树突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电磁信号进行测量,推断出兴奋的神经元在脑内的强度和位置,然后重叠到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图像上精确定位而获得,具有显著的时间和空间高分......
作者:赵振彪;黄力平;郭宗成;赵大卫;孙吉林;吴杰;李素敏;吕振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关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处理的几个问题
- 2 Token测验在失语症诊断中的作用
- 3 运动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内源性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 4 家庭无创通气对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
- 5 利用Scoligauge测量脊柱侧凸时躯干倾斜角度的可靠性分析
- 6 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脊髓钝挫伤后神经营养因子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
- 7 广东工伤康复患者睡眠状况调研分析
- 8 血浆D-二聚体结合Wells临床评估量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9 男性老年人健步走足底压力分布与步态特征
- 10 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效果分析
- 11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12 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评价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 13 《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2004')康复部分简介
- 14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 15 经颅直流电刺激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 16 针刺疗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的影响
- 17 闭链测定负荷对健康成人下肢位置觉的影响
- 18 音乐治疗在残障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19 昆明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讨
- 20 综合疗法治疗膝髌下脂肪垫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