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医学核心期刊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腹透患者社会回归的因素,探求促进腹透患者社会回归的途径.方法:分析161例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腹透患者的社会回归现状,分析患者的个人情况、临床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及经济情况,探讨影响社会回归的可能因素.结果:社会回归为1级的患者占总患者数的13%,2级29.2%,3级47.8%,4级12.4%.影响社会回归的因素为Charlson并发症指数、Hamilton抑郁积分、Engle系数......

    作者:师素芳;汪涛 刊期: 2005- 02

  •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S疼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VAS疼痛评分为3.357±1.9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的发生......

    作者:黄宇琦;徐海涛;高彦平;曹庆阳;原林;李义凯 刊期: 2005- 02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牵张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T13-L2经牵张损伤,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P1-N1波幅下降至术前波幅的70%后,于损伤平面以下经蛛网膜下隙置细导管,治疗组分别于术后即刻、0.5、1、2、3、4、8、12及24h经细导管注入bFGF溶液20μl(含bFGF20μg),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于术后1d、4d、......

    作者:刘雷;裴福兴;唐康来;杨柳;许建中;李起鸿 刊期: 2005- 02

  • 主动放松训练对肌糖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主动放松训练对于不同类型肌纤维糖原储备量的影响.方法:8位实验对象接受高强度耐力训练,训练后分组进行主动放松训练和被动放松训练.结果:主动放松训练者的血乳酸水平和pH值能更快的恢复至训练前水平,肌糖原含量在主动放松训练时保持平稳,而在被动放松训练时出现上升变化,主动放松训练对Ⅱ型肌纤维的糖原含量变化不大,而Ⅰ型肌纤维则出现肌糖原的分解,主动放松训练时血儿茶酚胺水平增高,胰岛素水平下降,该......

    作者:余情;李泽兵 刊期: 2005- 02

  • 大鼠脑梗死后偏瘫综合康复治疗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时实验性大鼠急性脑梗死以及偏瘫的功能恢复.方法:雄性大鼠20只,用尼龙线堵塞法建立急性脑局部缺血而引起脑梗死偏瘫模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n=10,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和对照组(n=10,单纯应用药物疗法并制动),平均治疗20d,治疗前后评估各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并断头取脑,将梗死灶照相扫描输入Photoshop软件,比较梗死灶体积.结果:治疗前康复治......

    作者:秦茵;王惠芳;马虹颖 刊期: 2005- 02

  • 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虎红联合冷光源诱导的大鼠单侧海马梗死模型,了解梗死后学习记忆功能及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8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及6组不同光敏剂浓度(30、40、50、60、70、80mg/kg)的模型组,不同光敏剂浓度的模型组给予静脉注射虎红,冷光源照射左侧海马CA1区,3d后观察其梗死面积、神经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结果:50mg/kg以上的虎红经......

    作者:潘惠娟;李玲;刘卫;易南;杨华 刊期: 2005- 02

  • 当归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再灌注后,当归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rgrowthfactor,VEGF)层粘连蛋白(laminin)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60-180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组(B组)和当归组(C组).制作右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MCAO)模型,缺血2h后,恢复灌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的VE......

    作者:蒙兰青;廖维靖;杨万同;郑婵娟;江城 刊期: 2005- 02

  •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自1986年Murry等[1]首先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以来,缺血预适应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其限制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和改善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也给心血管疾病康复机制和方法带来新的思路.本文简要综述缺血预适应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顾劲扬;励建安 刊期: 2005- 02

  •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证明,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神经机制研究报告甚少[1-2],近十年来,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或功能上的重组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1-3].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郭友华;燕铁斌;Christina WY Hui-Chan 刊期: 2005- 02

  • 运动创伤微创手术与康复

    运动创伤外科近年发展很快,从运动创伤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断、治疗等都取得长足的进展.运动损伤的外科治疗目标已从损伤组织的愈合发展为肢体功能的恢复:关节切开手术已被微创手术替代;术后肢体制动由单纯石膏固定发展为支具固定为主,并由此逐渐采用以早期功能活动为特点的康复训练.以大限度恢复运动功能为治疗目的的现代运动创伤的发展,促使微创外科技术和康复技术,这两个21世纪具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新型技术交融发展.......

    作者:王予彬;王惠芳;李国平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