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2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540/R
邮发代号: 82-3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3.00
杂志荣誉 国家医学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242
- 国内刊号:11-25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1%-79%[1],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睡眠障碍等.目前国外的研究较多,近10年来国内也有报道.但有关其产生的机制仍未明了,有学者认为与脑损伤有关[2],有学者则认为是反应性抑郁.由于没有较好的治疗措施,严重影响了脑卒中后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存质量.在应用高压氧对脑......
作者:冯大鹏;王燕 刊期: 2005- 10
-
抗抑郁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治疗作用,为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及提高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治疗,Ⅰ组患者加服抗抑郁药物,Ⅱ组患者加服安慰剂.对两组患者随访5年,观察抗抑郁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5年中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率较Ⅱ组患者下降,生存质量提高.结论:抗抑郁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抑郁可......
作者:赵海梅;成蓓;杨彬 刊期: 2005- 10
-
书法和音乐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调适作用
目的:探讨书法和音乐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心理书法和音乐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观察量表(NOSIE)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1);NOSIE各因子与疗前比较,其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提高;激惹、......
作者:侯东强;王刚;李遵清 刊期: 2005- 10
-
骨科康复的科学性与规范化
康复医学密切结合临床开展病床边的早期康复是康复医学发展的又一个亮点.在脑卒中方面,卒中单元在全国许多医院建立了起来;冠心病的急性期康复也逐渐受到重视;在骨科康复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骨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与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所以康复医学与骨科临床结合,开展早期康复无疑是骨科康复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周谋望 刊期: 2005- 10
-
6分量应变式力传感器弹性体
多分量力传感器是人体生物力学参数测试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步态分析系统中的测力平台就是利用多分量力传感器检测三个方向的地面反力和力矩[1],分析人体在行走过程中的受力规律,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诊断与评定;王广志和张力群利用6分量力传感器检测敲击髌韧带时膝关节的反射力矩[2];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航天服关节阻尼力矩的机器人测试系统采用的也是6分量力传感......
作者:张美芹;王人成;胡晓 刊期: 2005- 10
-
疼痛--从基础研究至康复治疗--学习第三届ISPRM会议内容之四
疼痛是本届会议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康复医学中常见的疼痛包括因骨关节肌肉疾病导致的疼痛,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cialpainsyndrome);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如复杂性局限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及幻肢痛.......
作者:周士枋 刊期: 2005- 10
-
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的自我保护
治疗师经常需要长时间坐或长时间站,治疗师的工作需要充沛精力和较强的体力,特别是PT师一般是徒手工作,以手法为主,长时间多人次的治疗,经常是累得腰酸背痛、手酸无力.部分PT治疗师在工作一年或几年之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PT治疗师除了应该注意患者的安全,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掌握手法技巧,防止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自身锻炼、加强营养、保持乐观......
作者:潘丽娜;姚玲;王艳;李晶 刊期: 2005- 10
动态资讯
- 1 针刺推拿疗法对学龄期脑性瘫痪儿童平衡功能及害怕跌倒的影响
- 2 S-100吸收性止血绫于兔皮肤、皮瓣移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 3 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 4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行为神经干预及2岁内的神经发育跟踪研究
- 5 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 6 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模型
- 7 运动疗法在肌肉衰减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 8 中风康复的新进展
- 9 靳三针疗法对基底核区脑卒中患者模糊决策能力的影响
- 10 肌电生物反馈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
- 11 针灸治疗药物依赖型失眠患者的疗效分析
- 12 癌痛康复治疗进展
- 13 地震伤后T11完全性脊髓损伤并左肩离断康复治疗1例报告
- 14 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平衡功能的影响
- 15 汉语盲人电脑软件的开发
- 16 助力电刺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核心稳定性的影响
- 17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观察
- 18 脑卒中患者跨越不同高度障碍物的运动学分析
- 19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 耐力训练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内NF-κB活性的调节作用